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风采
检察风采
【雨检文苑】少年读诗
时间:2020-07-08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
    时光荏苒,转眼已是初夏。下班后在微雨中漫步回家,眼前朦胧氤氲,车辆疾驰,楼宇高危;耳畔人言车鸣,杂然轰隆。姑且戴上耳机,跟随音乐的旋律默然前行。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……”。在毫无察觉中,思绪飘飞,过往种种,或真或幻,如烟雾缭绕,杂然浮现。人生步入中年,对于“生活”的种种“苟且”,早已了然深知,常常是借言 “欲说还休”,只道春风吹杨柳、小鸟立枝头。然而,对于“诗”和“田野”,却总是心心念念,时常在梦里出现、在心头沉淀。

    记得曾经少年时,故乡的村庄就是全部的世界。在田野里奔跑,沿小河边游戏;跳入池塘里划水,爬上树杈间掏鸟;翻土墙、爬草垛,捞鱼摸虾、骑牛赶鸭,劲头十足、兴味无尽。老师教的古诗,虽能朗朗背出,却从来都是“和尚念经,有口无心”。对于诗的理解,只在应付考试时强记些“律诗”“押韵”“平仄”等空洞概念,并不明了诗为何物。虽时时身处于澄明的碧落之下,触目的尽是草色青青、小河弯弯,还有垂柳、原野、明月、星河等等极好入诗的意象,却在读诗时面对着乌黑的方块字,头脑空白。不懂读诗,恰如不懂生活。懵懂青涩的少年,未经世事。整日里思如奔马,豪情万丈,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,渴望仗剑天涯,逍遥远走。

    记得曾经少年时,春夏之交时节,最喧腾地方便是田野。明黄的油菜花早已孕育成饱满的菜籽,沉甸甸的麦穗累累低头。家家户户、大人小孩大多忙碌于村前村后的田地里,顶着大日头挥动镰刀割下麦子、油菜籽秸秆,挥汗如雨却喜气洋洋。随后,或肩担、或车拉都要集中在打谷场上,捶打、滚压,装入口袋、囤入粮仓,变成一季的收成。这样的场面,年复一年,在少年的心里,只觉司空见惯,平淡甚至乏味。对《悯农》之类古诗的意思倒也知晓,却从未真正将田野与诗歌关联,不明白何谓诗情或浪漫。少年的眼中,目空一切;少年的心里,不甘平凡。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无谓的存在,激情促使他向往远走高飞,冲向未来。

    后来负笈他乡,辗转求学,生命的意义随脚步流淌。领略过那大漠孤烟、长河落日的辽远高旷,它们透出豪迈的诗情;寻觅过那密林幽涧,参天古木,它们含韵着悠长的诗意;探访过那名山古刹、道观佛堂,它们启发人无尽的诗思。在崇山峻岭之间,在陡峭高崖之巅,在奔腾咆哮的江河之岸,感受到了自然的磅礴伟力;在高耸入云摩天高楼里、在跨越天堑、如虹卧波的长桥上,惊叹于人类的文明智慧;在《大雅》《小雅》的字里行间,在唐诗、宋词的吟咏时,觉察出自我生命的充沛情感。仿佛是猝不及防,却又真真切切,在不经意中已匆匆数年。走了很长的路,过了很多的桥,尽管大千世界有千万种美景,心中却总是放不下故乡的田野。有人把田野描绘成画卷,徐徐延展;有人将之谱为乐章,悠悠绕旋。而离乡多年后的少年,在回忆涌现的瞬间,却只想将田野吟咏成跳跃的诗篇,因为只有诗才可以不见其相,而意蕴心间。是啊,诗可把少年放逐到远方,却将田野铺展在他的眼前。

    少年时以为人生是一片静止的湖水,恒久不变;如今深觉岁月是一条奔腾的河流,昼夜不舍。少年的梦是金色的,犹如万丈阳光,洒满前路,通向远方;少年的田野是绿色的,恰似千里莽原,一望无际、生机盎然。少年的诗是隽永的,在蔚蓝的天空下,在希望的田野上。少年读诗,诗即少年。

 

(第三检察部   周虎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