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风采
检察风采
【家乡年味】春节习俗那些事
时间:2019-02-11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【家乡年味】春节习俗那些事

   爆竹声中一岁除,新的一年已经悄然而至。回首过去,不免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,匆匆不留痕迹。  

    “新年到,新年到,姑娘要花,小子要炮。老头儿要顶新毡帽,老太太要块大黏糕。”唱着喜气洋洋的歌谣,又一个新年热热闹闹地向我们走来。贴春联、放鞭炮、办年货,逛庙会,每个春节民俗都有着独特的传统年味儿。  贴年红,即是贴春联、门神、年画、窗花等的统称,因这些都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,所以统称为"贴年红"。门神: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,挂在人的旁边,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。传说中的神荼、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,有他们守住门户,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。唐代以后,又有画猛将秦琼、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,还有画关羽、张飞像为门神的。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。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。春联:亦名"门对""对联""桃符"等,是对联的一种,因在春节时张贴,而得名。它以工整、对偶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,抒发美好愿望,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,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。春联的种类比较多,依其使用场所,可分为门心、框对、横披、春条、斗方等。年画: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,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。这些都具有祈福、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。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,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,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。

  放鞭炮贺新春,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。最早的爆竹,是指燃竹而爆,因竹子焚烧发出“噼噼叭叭”的响声,故称爆竹。春节放鞭炮,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,历史悠久。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,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,溅出的火星,容易造成环境污染,引起火灾,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会造成一些人员伤亡。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明进步,对春节放鞭炮带来的弊端,已引起各界的重视。如今许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烟花爆竹的规定。

  年货是过年前必要的物品,俗称为办年货。贵价的鲍参翅肚用来做一桌丰盛的菜肴,品尝一下幸福安康的味道,庆祝新年的来临。有些地方的人会买糖果瓜子的年货放在全盒里,亲戚朋友来拜年时,请他们吃糖果和瓜子等。有的办年货也是拜年时送的礼物,城市流行送巧克力、曲奇饼等。

  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春节习俗也有很多。面对繁多的春节习俗,应当理智看待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过一个健康、文明的中国年。